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噻吩和苯并噻吩在原位氢和硼化镍存在下的还原脱硫.实验对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六水合氯化镍与还原剂于质子溶剂中反应的对硫化物脱硫,产生的原位氢脱硫活性较高;还原剂用量为0.64 g时,脱硫率可达99%以上.噻吩和苯并噻吩脱硫主要发生直接氢解反应;少量苯并噻吩脱硫经由加氢途径进行,硫化物主要通过S原子"端连吸附"在硼化镍表面.推测反应机理为,反应中大量原位氢吸附在硼化镍表面并活化;硼化镍中富电子镍介入硫化物分子中C-S键形成加合物,与活性原位氢进一步作用,使C-S和C-C键断裂.
推荐文章
含五氟苯的噻吩并吡咯二酮-苯并二噻吩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3,4-噻吩二甲酸
苯并二噻吩
Stille偶联缩聚反应
共轭聚合物
合成
性能
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中间体的合成
1,2,3,4-四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1,2,3,4,4a,9b-六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Tilak环化
合成
TiO2载体特性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介孔二氧化钛晶须
TiO2载体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改性ZSM-5分子筛膜脱除苯并噻吩/2,5-二甲基噻吩
脱硫
苯并噻吩
2,5-二甲基噻吩
ZSM-5分子筛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噻吩和苯并噻吩在原位氢存在下的还原脱硫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原位氢 硼化镍 还原脱硫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6.21|TE626.22|O643.361
字数 1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07.1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术元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49 873 13.0 28.0
2 岳长涛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33 394 10.0 19.0
3 刘峰 82 274 9.0 13.0
4 郭秀燕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位氢
硼化镍
还原脱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