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70℃反复冻融体外杀伤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1的机制.[方法]OCM-1细胞反复冻融后,用噻唑蓝比色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杀伤情况和细胞生长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P16表达的变化,电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冻融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细胞的凋亡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冻融前后细胞CD40表达比率及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及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冻融可以直接杀伤OCM-1细胞,且残存的细胞生长能力也明显受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见对照组的细胞呈P16阳性,而冻融后的细胞均呈阴性,冻融后培养的细胞部分呈阳性.电镜下观察到冰晶的结构特征及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等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凋亡细胞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多.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冻融后细胞膜电位下降,冻融前后CD40阳性细胞比率差异明显,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冻融不仅可以明显杀伤OCM-1瘤细胞,还能抑制残存瘤细胞生长.反复冻融能诱导大量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此为杀伤肿瘤及诱导肿瘤退变的直接原因,其机制与线粒体膜电位及P16表达下调有关.冻融后瘤细胞坏死因子CD40表达增强,可能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介导机体免疫杀伤瘤细胞的机理.
推荐文章
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的三维培养及血管生成拟态机制的研究
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
血管生成拟态
三维培养
内皮细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脉络膜黑色素瘤株OCM-1凋亡的机制研究
雷公藤内酯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低温反复冻融杀伤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的机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反复冻融 脉络膜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CD40 线粒体膜电位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1-6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3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7.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复冻融
脉络膜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CD40
线粒体膜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