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五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讽刺对联犀利、辛辣、巧妙、谐趣,可同战斗的杂文、讽刺漫画相媲美。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尤其是讽刺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推荐文章
修辞手法在对联中的运用例析
对联
修辞
审美效应
基于RCBA模型的多模态讽刺识别
讽刺识别
多模态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遵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文化
乡土史
中学历史教学
贵州文化
皮日休杂文中冷静的思考与辛辣的讽刺
皮日休杂文
政治讽刺
社会批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教学中的讽刺对联
来源期刊 历史学习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讽刺漫画 历史教学 对联 艺术形式 汉语语言 中华民族 课堂气氛 思想教育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路吉善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讽刺漫画
历史教学
对联
艺术形式
汉语语言
中华民族
课堂气氛
思想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历史学习
月刊
1005-3816
12-1011/G4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康岳大厦16层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