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朝着高速重载、密度更大、技术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对铁路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铁路应急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层次结构,铁路应急平台在体系上应该是铁道部、铁路局(公司)、站段三级结构,在层次上应包括设备层、数据层、平台层及应用层.提出建立铁路应急平台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技术、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
推荐文章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应急体系建设的研究
铁路
货物运输
超限超重
应急体系
智能铁路2.0体系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智能铁路2.0
自主铁路运输系统
技术体系框架
评价指标
应用研究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
应急指挥
应急通信
信息采集
信息交换
综合应用系统
困难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应急救援设计研究
山区
高速铁路
隧道
应急救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路应急平台框架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应急平台 体系结构 信息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看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
字数 3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3X.200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平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23 474 12.0 21.0
2 王英杰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1 174 7.0 11.0
3 王富章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9 169 7.0 9.0
4 陆海洲 1 3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3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6(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路运输
应急平台
体系结构
信息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路
月刊
1001-683X
11-2702/U
大16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2-406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6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6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