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两种工作频率(2 MHz和23 MHz)的NMR谱分析仪器测量了不同粘度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轻质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原油粘度、粘度/温度的比值成反比关系;稠油的T1大于T2,其T1/T2比值随测量频率、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仪器测量频率对轻质油弛豫影响很小,而对稠油的弛豫影响较大;随测量回波间隔的增加,稠油的视横向弛豫时间增大,且幅度减小.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弛豫信号多指数反演新方法
核磁共振
多指数反演
非负最小二乘
非线性优化
弛豫信号
差分进化算法
一种新的核磁共振弛豫谱反演算法
核磁共振
多指数反演
岩心实验
核磁共振测井
顺磁离子对核磁共振弛豫响应的影响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
核磁共振
顺磁离子
弛豫
岩心实验
影响
核磁共振中磁化强度矢量弛豫过程的模拟研究
核磁共振
计算机模拟
布洛赫方程
医学影像物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油的核磁共振弛豫特性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工作频率 原油 粘度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813
字数 3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7.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立志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52 782 14.0 26.0
2 谢然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16 367 10.0 16.0
3 刘天定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8 9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工作频率
原油
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