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熵指数(entropy)在静吸复合全麻期间监测的有效性和特点.方法:选择2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例.麻醉诱导: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最低有效浓度,追加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全过程同时监测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恢复期呼之睁眼各时间点所对应的状态熵(SE)、反应熵(RE)及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同时比较两者术中受电刀干扰的程度.结果:SE基础值低于RE;诱导后RE、SE、BIS值均显著下降;恢复期呼之睁眼时明显回升,但未能完全回到基础值,RE值回升最明显.SE值、RE值与BIS值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及0.91.MAP和HR变化趋势与SE值、RE值和BIS值变化趋势相一致.熵指数和双频指数受术中电刀干扰程度分别为12%和62%.结论:熵指数能够及时反映麻醉期间患者意识水平变化;受术中电刀干扰的程度较双频指数小.
推荐文章
基于脑电样本熵和小波熵的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
脑电
样本熵
小波熵
Kolmogorov熵在大鼠脑电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麻醉深度
Kolmogorov熵
脑电信号
近似熵在脑电监测麻醉深度中的应用
脑电图
近似熵
麻醉深度
丙泊酚
血浆
监测麻醉深度的脑电信号的近似熵特征研究
近似熵
麻醉深度
脑电信号
非线性动力学
时间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状态熵及反应熵应用于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醉,全身 状态熵 反应熵 脑电双频指数
年,卷(期) 2007,(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249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7.1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绪广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6 22 4.0 4.0
2 詹鸿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61 320 9.0 13.0
3 陈浩文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21 130 7.0 10.0
4 陈郡兴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22 104 6.0 7.0
5 吴涯雯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26 122 6.0 9.0
6 孟利刚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醉,全身
状态熵
反应熵
脑电双频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