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酸蚀后粘接与自酸蚀粘接正畸固定矫治器后龋活跃性的变化,了解矫治过程中不同酸蚀粘接法与龋活跃性的关系及其诱龋活跃性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0例11~14岁正畸儿童,安装方丝弓固定矫正器,左侧上下牙列采用传统酸蚀粘接法,右侧牙列采用自酸蚀粘接法,通过CAT龋病活跃性检测法比较正畸前及正畸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度数.结果:矫治前龋活跃性度数与矫治后3个月和6个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矫治后1周和1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粘接法致龋活跃性明显不同,传统法致龋活跃性高于自酸蚀法.
推荐文章
酸蚀时间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界面形态的影响
牙本质粘接剂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酸蚀,牙
酸蚀时间
组合酸不同酸蚀时间对氟斑牙正畸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氟中毒
酸蚀
正畸学
牙釉质
抗剪切强度
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法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
儿童龋病
氟化物防龋
免疫学防龋
社区防龋
GC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不同酸蚀时间对体外氟斑牙面与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氟斑牙
牙酸蚀
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ARI)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正畸酸蚀粘接法对儿童致龋活跃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龋病活跃性 酸蚀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3-6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1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07.1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正畸科 122 705 13.0 18.0
2 谢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正畸科 11 133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畸治疗
龋病活跃性
酸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月刊
1003-1634
42-1182/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9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