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观察组合酸不同酸蚀时间对新鲜离体氟斑牙牙釉质超微结构的影响,寻找增强氟斑牙托槽粘接强度的方法.方法:选择5颗正常恒牙,用37%的磷酸酸蚀作为对照组.将中、重度氟斑牙25颗随机分为5组,用同一组合酸进行酸蚀,时间分别为1、2、3、4和5 min,酸蚀后粘接托槽,24 h后测定托槽的抗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去除托槽后树脂-牙釉质界面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抗剪切强度为(3.33±2.03)MPa,氟斑牙酸蚀时间1~5min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7.81±1.04)MPa,(10.71±2.96)MPa,(5.87±2.70)MPa,(4.02 ±.86)MPa,(4.05 ±2.27)MPa.除氟斑牙酸蚀2 m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氟斑牙酸蚀1 min时牙釉质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酸蚀2 min时有较明显的蜂窝状改变,随酸蚀时间延长釉质结构溶解破坏增多.结论:组合酸酸蚀氟斑牙2 min可获得较理想的粘接强度和形态变化.
推荐文章
GC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不同酸蚀时间对体外氟斑牙面与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氟斑牙
牙酸蚀
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ARI)
GC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不同酸蚀时间对体外氟斑牙面与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氟斑牙
牙酸蚀
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ARI)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合酸不同酸蚀时间对氟斑牙正畸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氟中毒 酸蚀 正畸学 牙釉质 抗剪切强度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3,后插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08.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国 128 653 13.0 17.0
2 江策 20 79 5.0 7.0
3 徐宇红 18 54 4.0 6.0
4 丰雷 13 58 4.0 6.0
5 黄瑾 16 71 5.0 7.0
6 张疆弿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中毒
酸蚀
正畸学
牙釉质
抗剪切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