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8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动物经一侧颈内静脉注入醋酸纤维素聚合物(CAP),分别于术后1、3、6、12、24和48 h行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各时间点MR扫描后取兔脑组织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及电镜观察.结果:DWI、T2WI、GFAP的表达和电镜检查均能显示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及其变化.DWI在术后1 h即能显示脑实质病变(ADC值下降),术后3 h DWI和T2WI均能显示病变;术后6 h前,DWI上有扩散异常的脑组织容积明显大于T2WI上异常高信号区的容积(t=13.69,P<0.01);术后12、24和48 h病变区ADC值逐渐回升,T2WI上病变容积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的容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467、0.996和2.017,P>0.05).术后1 h病变区GFAP阳性细胞增多,染色加深,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长,术后3~6 h变化更明显,病理学改变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12 h后出现脑组织大量坏死.对照组未见上述各种异常表现.结论:DWI可准确评价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程度,结合GFAP的表达,在探讨急性脑静脉闭塞脑损伤的治疗时间窗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潜在的治疗时间窗.
推荐文章
静脉注射多柔比星对血管内膜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多柔比星
静脉注射
药物浓度
血管内膜
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改变
缺血缺氧脑损伤
模型
病理学改变
病理学实验网络考试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病理学
网络考试系统
应用
CAI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
教学
实验
多媒体
CAI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脑静脉闭塞脑损伤治疗时间窗初探:DWI与病理学对照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脑静脉闭塞 模型,动物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生展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
字数 4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7.0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脑静脉闭塞
模型,动物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