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家兔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血压下降直至失血性休克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记录放血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放血使血压每下降10 mmHg(1.33 kPa)时的视觉诱发电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时,P2-N2振幅,直到收缩压为40 mmHg(5.32 kPa).对各组测量值进行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随动脉血压下降,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总体呈现延长趋势(P>0.05),但在血压下降到100~80 mmHg(13.30~10.64 kPa)和70~50 mmHg(9.31~6.65 kPa)范围变化不明显(P>0.05).P2-N2振幅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但是血压下降到80~60 mmHg(10.64~7.98 kPa)时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随着血压下降视觉诱发电位P2潜伏期随血压下降逐渐延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N2振幅呈现下降趋势,该变化规律为临床对休克的治疗和有效监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偏头痛性眩晕的视觉诱发电位
偏头痛
眩晕
视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细节护理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眼科
细节护理
基于AAA-ICM技术的视觉闪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新方法的仿真研究
诱发电位
单次提取
自参考
自适应
自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关系的探讨
来源期刊 地方病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血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失血性休克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64
字数 20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11.200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强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血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失血性休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