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乐观或悲观,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态度,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悲观的人一事当前,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困难中看不到希望,在胜利时又常常担心出问题,这种人,该快乐时快乐不起来,而有了事情,所剩的就只有沮丧和悲哀了。这样一来,思维便进入了一个死角:看问题的视角是负面消极的,尽管在他人眼中是处在幸福之中,可自己却感觉不到幸福,总是被一些小事无意义的念头或是根本不存在的现象所纠缠,结果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重大的压力,乐观者则与之相反。
推荐文章
豁达苏轼悲底色
苏轼
悲底色
梦想
吸纳悲鸿精神涵养独特自我
质疑
创造
自设课程
多维坐标
多元评价
肺主悲忧探讨
肺主悲
肺主忧
情态活动
抑布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悲为乐
来源期刊 大众心理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无意义 悲观 乐观 快乐 幸福 感觉
年,卷(期) dzxlx_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B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活方式
无意义
悲观
乐观
快乐
幸福
感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心理学
月刊
1004-6100
31-1228/G3
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大田家炳教
4-4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90
总下载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