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吸气流速对重症哮喘病人呼吸的影响.方法 20例病人分别以吸气峰值流速为40L/min、60 L/min、80 L/min、100 L/min、120 L/min各通气30min,监测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值以及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QS/QT)及死腔值(VD/VT).结果 当流速从40L/min增至60L/min时,Ppeak明显增加,Pplat、PEEPi、VD/VT明显减少;当流速从60L/min增至80L/min时,Ppeak明显增加,Pplat、PEEPi、QS/QT及VD/VT无明显变化;当流速从60L/min增至100L/min以上时,Pplat、PEEPi无明显变化;Ppeak、QS/QT及VD/VT明显增加.结论 60~80L/min的吸气流速能减少PEEPi、QS/QT及VD/VT,从而改善呼吸状况.
推荐文章
PCV中吸气流速对OLV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吸气流速
炎症因子
压力控制通气
单肺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血气指标
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护理体会
呼吸机治疗
重症哮喘
无创通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吸气流速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病人呼吸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流速 机械通气 哮喘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新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07.11.0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8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速
机械通气
哮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