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4%的淀粉浆作助悬剂和黏和剂,配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醋酸氯己定作防腐剂和分散剂,制成混悬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悬剂中磺胺嘧啶银的含量,并与滴定法相比较;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法制得的乳白色混悬液质量可控,线性回归方程式为C=109.49A-0.855 6,r=0.999 7.磺胺嘧啶银在5~3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用于烧伤、烫伤创面性质稳定,治愈率较高.结论: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组方合理,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本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推荐文章
磺胺嘧啶银膜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磺胺嘧啶银
膜剂
口腔溃疡
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疗效观察
磺胺嘧啶银
甲氧苄啶
体外抑菌效果
创面感染
临床疗效
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硫糖铝混悬液
制备
临床疗效
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处方改进与配制
磺胺嘧啶银
乳膏
处方
稠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混悬剂 制备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医院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2-14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25
字数 1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213.2007.10.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丰润 20 161 8.0 12.0
2 丁长玲 75 317 10.0 13.0
3 刘呈华 26 70 5.0 7.0
4 周肖龙 20 44 4.0 5.0
5 王玉 33 8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磺胺嘧啶银混悬剂
制备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