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麻醉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Ⅲ组采用传统异感定位,局麻药用0.25%布比卡因.结果:Ⅰ组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有效例数较Ⅱ和Ⅲ组明显高(P<0.05或P<0.01).Ⅰ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与Ⅱ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镇痛维持时间较长,与Ⅲ组比较P<0.01.Ⅰ组阻滞成功率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阻滞优的有效例数较多,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误刺血管发生率较Ⅱ和Ⅲ组明显低(P<0.05).结论: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成功率极高,且并发症极少,是一项安全、可靠及可行的新技术,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超声引导下小儿喙突旁入路与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比较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喙突旁入路
肌间沟入路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
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华夏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法 上肢手术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2-7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409.2007.04.0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宗欣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7 22 2.0 4.0
2 黄伟芝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6 16 2.0 4.0
3 农光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8 14 1.0 3.0
4 李泽均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4 15 2.0 3.0
5 邹艺 贵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法
上肢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夏医学
双月刊
1008-2409
45-1236/R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环城北二路109号
48-103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2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