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人肝细胞株HL-7702,建立培养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培养的肝细胞分为7组,每组6个样本,缺氧培养15h,复氧5h,然后分别取上清液和肝细胞线粒体,测定ALT、AST、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损伤对照组的ALT、AST、MDA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低浓度的瑞芬太尼(5、10、20ng/ml)能使细胞内ALT、AST、MDA明显降低(P<0.05)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瑞芬太尼浓度>30ng/ml时,其结果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Wy14643对缺氧复氧损伤原代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肝细胞
缺氧
再灌注损伤
miR-21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肝癌
微小RNA-21
PTEN/PI3K/AKT信号通路
缺氧复氧
缺氧-复氧对心室肌细胞的损伤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瑞芬太尼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肝细胞 缺氧 复氧 保护
年,卷(期) 2007,(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1-2192,21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1|R614.1
字数 30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7.2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斌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123 640 14.0 19.0
2 陶国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199 1002 15.0 22.0
3 顾健腾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40 148 6.0 11.0
4 魏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5 26 3.0 5.0
5 崔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53 30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瑞芬太尼
肝细胞
缺氧
复氧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