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复方替硝唑栓中替硝唑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344 nm波长处测定;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在317 nm波长处测定.结果:一阶导数光谱振幅D值与替硝唑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100.62%,RSD为0.77%(n=6);差示光谱差示吸收值△A与替硝唑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99.58%,RSD为1.30%(n=6).结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及差示分光光度法均能很好排除其他组分干扰,适合复方替硝唑栓中替硝唑的直接测定.
推荐文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栓的含量
差示分光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甲硝唑
氯霉素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
诺氟沙星
胶囊
含量测定
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灭痤霜中替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
替硝唑
氯霉素
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与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替硝唑栓中替硝唑含量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差示分光光度法 复方替硝唑栓 替硝唑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2-14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74
字数 21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213.2007.10.0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校军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34 108 7.0 8.0
2 卢乙众 17 34 3.0 5.0
3 吴艳芳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37 25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差示分光光度法
复方替硝唑栓
替硝唑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