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含量过高致ELISA一步法钩状效应(hook effect)的产生及对策.方法: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15例,倍比稀释标本后分别应用ELISA二步法和一步法检测HBsAg,观察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不同稀释比与吸光度的变化.结果:检测15份标本原血清结果,一步法HBsAg均为阴性,二步法均为阳性;一步法,大部分标本从原血清至1:8均为阴性,吸光度值OD为0.075,1:16稀释后OD值逐渐升高,从1:128至1:1 024吸光度变化不大(OD:3.30±0.15),1:2 048后OD值逐渐下降;二步法从原血清到1:256吸光度变化不大(OD:3.20±0.18)),1:512后OD值逐渐下降.结论:ELISA二步法可避免HBsAg浓度过高致钩状效应所引起的HBsAg检测结果假阴性.
推荐文章
低纤涤纶长丝加弹网络一步法工艺探讨
低纤涤纶长丝
加弹网络一步法
工艺参数
热定型
加弹
网络
假捻
假捻器
喷嘴孔径
二甲醚一步法合成技术进展
二甲醚
合成
方法
技术
原理
工业
方案
选择
知母分蘖一步法快速繁殖体系的初步构建
知母
分蘖
愈伤组织
一步法快繁体系
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纺丝装备的开发及应用
PET
FDY
POY
异收缩混纤丝
一步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含量HBsAg致ELISA一步法假阴性的探讨
来源期刊 吉林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ELIS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钩状效应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88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26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07.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雄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3 8 2.0 2.0
2 余岸松 11 34 3.0 5.0
3 吴兆勇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LIS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钩状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学
月刊
1004-0412
22-1115/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4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79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753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