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B7-H3分子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成熟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在诱导过程中,加入B7-H3单抗21D4共培养,经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上B7-H3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和1FN-γ的分泌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结果:B7-H3分子在未成熟和成熟Mo-DC上均有高水平表达,抗人B7-H3单抗21D4能上调Mo-DC表面CD80、CD86和CD83的表达,提高Mo-DC的共刺激能力,促进T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能显著促进T细胞分泌IL-10.由此表明,B7-H3单抗21D4交联作用可以促进Mo-DC体外成熟,上调其共刺激T细胞的能力.
推荐文章
B7-H3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B7-H3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B7-H3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肺肿瘤
小鼠
B7-H3
IL-1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7-H3单抗交联作用对Mo-DC体外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免疫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B7-H3 抗体交联作用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92.12
字数 2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478.2008.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学光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399 1957 18.0 24.0
5 周迎会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32 200 7.0 13.0
6 张光波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71 276 9.0 11.0
7 李文香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14 63 4.0 7.0
8 朱一蓓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40 220 8.0 12.0
12 胡益洲 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B7-H3
抗体交联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免疫学
双月刊
1001-2478
31-1899/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5号楼1103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239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