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采过程中,24口油井先后出现沥青质堵塞井筒现象,致使油井无法生产,通过室内实验、现场生产动态综合研究认为,由于塔河奥陶系油藏是多期成藏,油气充注差异性大,部分缝洞体内重质油与轻质油共存,在生产井筒中,轻质油与重质油混合后产生沥青质沉淀,逐步堵塞了井筒.依据该机理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仅三口井累积增油1.73×104t.
推荐文章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沥青质稠油综合防治技术
沥青质稠油
防治
缝洞型油藏
地层注水
油井解堵
塔河油田
塔河奥陶系油藏沥青质沉淀形成机理研究
沥青质
沉淀
沥青质堵塞
絮凝点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塔河奥陶系油藏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储量计算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途径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储集空间类型
塔河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河缝洞油藏沥青质堵塞物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 沥青沉淀 井筒堵塞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45
字数 2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08.06.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咏梅 4 45 3.0 4.0
2 康志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所 24 200 9.0 13.0
3 易斌 1 4 1.0 1.0
4 曹建宝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所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
沥青沉淀
井筒堵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