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搞清沙地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和原因等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营林措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对40 a生左右或更老的发病林分以卫生伐为主,逐步改造成疏林草地;对30 a生左右,染病较轻、生长迟缓的林分,进行密度和结构调整,引进阔叶乔木或灌木,改造成混交林,还可进行混农或混牧作业;对年龄较小,20 a生左右、生长旺盛的林分,应及时采取"留优去劣"式的间伐.试验发现,修枝可减免无效蒸腾,缓解水分矛盾,降低林木的"物理年龄",增强树势,是防病治病的良好措施.对20 a生以上的林木,以保留10~15轮侧枝为宜.
推荐文章
樟子松枯梢病研究进展
樟子松
枯梢病
研究进展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樟子松
枯梢病
防治技术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樟子松
枯梢病
侵染规律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樟子松
枯梢病
测报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地樟子松枯梢病的营林措施控制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枯梢病 营林措施 樟子松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实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1
字数 4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8.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晓东 33 326 11.0 17.0
2 徐贵军 31 256 10.0 14.0
3 刘桂荣 12 166 8.0 12.0
4 陈江燕 34 226 9.0 14.0
5 孙海红 22 138 7.0 11.0
6 吴锈钢 8 6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枯梢病
营林措施
樟子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