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寻找具有中枢兴奋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异烟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还原、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8a~st).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评价其中枢兴奋活性.结果: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ESI-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8a、8b和8g能增强健康小鼠的自主活动(P<0.05).结论: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活性.
推荐文章
微波辅助N-芳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苯胺
N-芳基乙酰胺
微波
合成
新型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2-氰基乙酰胺
吡唑甲酰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芳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芳醛
芳氧乙酰肼
芳氧乙酰腙
合成
新型咪唑烷基芳基取代吡喃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α-芳乙烯酰基α-羧基二硫缩烯酮
咪唑烷基芳基吡喃二酮
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中枢兴奋活性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莫达非尼 硫代乙酰胺 合成 中枢兴奋活性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1-4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60.31|R914.2
字数 4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48.2008.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奕华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 134 948 16.0 23.0
2 巫冠中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46 410 10.0 19.0
3 朱雄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化工研究所 23 118 5.0 10.0
4 马殿强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莫达非尼
硫代乙酰胺
合成
中枢兴奋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