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先秦'臭'可泛指气味,但是东汉译经时,译人又另用'香'泛指气味,出现了'香''臭'同义的现象。本文认为,原因是当时汉语中虽然有丰富的表气味义的词语,却缺乏泛指气味的上位词,而'臭'尽管早有泛指气味的用法,但是,到了汉代,它已经主要用来指不良气味。佛经中频频出现的'气味'义和梵语气味义场的特点,促使翻译者采用经常指称气味的'香'表示'气味'的意义。
推荐文章
消臭纤维和消臭整理的研究进展
消臭
消臭整理
消臭纤维
尼雅东汉蜡染棉布的图像分析及尺寸复原
尼雅东汉蜡染棉布
纺织品图案
纺织品纹样复原
赫拉克勒斯斗狮图
犍陀罗图案
消臭纺织品及消臭产品测试评价的现状
纺织品臭味
消臭方法
测试和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汉佛经中的“香”和“臭”
来源期刊 汉语史研究集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气味 佛经翻译
年,卷(期) hysyjjk_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味
佛经翻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刊
16开
四川大学中文系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