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研究集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31

汉语史研究集刊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汉语史研究集刊》(年刊)是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主办的语言学汉语类专业刊物,1998年创刊,主要刊登从历时或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汉语的专业研究论文,倡导在扎实语料的基础上探“求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演变规律,提倡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鼓励借鉴和吸收现代语言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希望在拓宽典籍语料研究领域的同时,关注出土文献和现代活的语言资料,并广泛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 更多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610064
地址: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3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孫良明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4
    摘要: 本文介绍韦昭《国语注》中的语法分析;内容有词序、语词组合层次、句法结构、词义关系、名词和谓词的指称、陈述表达功能转化、句法分析。这些分析表现出古代汉语语法句子多非主谓结构的零句、名称和谓词的...
  • 作者: 肖婭曼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5-36
    摘要: 《说文》《尔雅》对'是'的训释,在上古文献中并非没有印证,秦汉出土文献中的'是是'句均出现于《日书》绝非偶然。实际上,最初出现的'是'与《说文》'从日'之训吻合,而《需雅》'是,则也'与'从...
  • 作者: 宋宣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7-52
    摘要: 连动关系的特征体现在句法和事理两个层面上:其句法层面的特征是动词连用缺乏形式标记且句法地位平等(即'意合特征');宁理层面的特征是表示客观世界中发生的各椿行为间的时序关系。连动关系的重新分析...
  • 作者: 温鎖林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80-87
    摘要: 文章探讨'一VP'结构的演变及'一量VP'的由来。文章认为,'一VP'经两条不同的路径进行了演化。一条是随着魏晋以来动补结构和量词的涌现,'一VP'经过节奏的调整演化为'一量VP',这种新型...
  • 作者: 呂建軍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15-12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量古代语料的考察,结合共时的对比分析认为,介词'X'出现的年代远远早于介词'X着'的出现,介词'X着'是向介词'X'加词缀'着'派生而来的。同时,介词'X着'可以由介词'X'推知...
  • 作者: 張曉英 楊宗紅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9-140
    摘要: 近代汉语学界一效认为,'为当'和'为复'是用于选择问句的连词。但从语义、语用、句法上分析,'为当'和'为复'又表示揣度和反诘,与方官语气副词'未必'的用法相同。据考察,'未必'实为'为复'的...
  • 作者: 蔣宗福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41-169
    摘要: 《金瓶梅》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较有特色,通过细致考察,或许能揭示出作品的一些语言信息,为是书的作者、所用方言,甚至该书是据说话人的底本整理而成或文人独立创作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作者: 惠紅軍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70-184
    摘要: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金瓶梅》中的量词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金瓶梅》中的名量词和动量词都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但名量词和动量词充当这六种句法成分的语法等级序列呈...
  • 作者: 譚代龍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96-210
    摘要: 《马氏文通》动字、静字术语的来源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回顾了学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新材料进一步论述了有关要点,明确了这两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和应用范围。文章进而分析了这两...
  • 作者: 喬永 李開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19-236
    摘要: 《故训汇纂》纂集大量的上古语义资料,对上古汉语词集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该书'为(wei wei)'字为例,从故训资料概括出义项,并书中收到的双音节词,与《汉语大词典》对照,以见该书对研究上古...
  • 作者: 張生漢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37-245
    摘要: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目的不是对一组同义词语各个成员之间意义用法之异同进行辨析,辨析异同只是其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工作,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汉语某一历史阶段同义词语情况...
  • 作者: 谭偉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65-271
    摘要: 由于某些文化现象的消亡,导致了反映、记录这些文化现象的一些词意义的丢失甚至矛盾。因此,要正确理解这些词,就得从了解这些词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入手。
  • 作者: 吳波 景盛軒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72-296
    摘要: 三十六卷本《大般涅槃经》(世称南本)是(?)无识所译四十卷本(世称北本)的改治本。南、北两本在词彙上主要存在新词与旧词、通语与方言、书语与口语、文雅与粗俗等差异。
  • 作者: 俞理明 顧滿林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97-307
    摘要: 先秦'臭'可泛指气味,但是东汉译经时,译人又另用'香'泛指气味,出现了'香''臭'同义的现象。本文认为,原因是当时汉语中虽然有丰富的表气味义的词语,却缺乏泛指气味的上位词,而'臭'尽管早有泛...
  • 作者: 顧滿林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08-335
    摘要: '讹略'一语产生于隋唐之际,在唐宋时期大量使用。该术语主要见于中土佛教撰述,用来评价早期佛经译文音译词、意译词、用字、文本等方面的缺失;它也出现在佛经译文中,指密咒念诵发音不当。该术语的实际...
  • 作者: 蔡俊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36-343
    摘要: 《晋书》的史学、文学价值自不待言,在汉语史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因为《晋书》保存了大量中古习用的俗语词,研究考察这些语料有助于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完善与补充某些辞书释义与引例上的不足。
  • 作者: 黃英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44-351
    摘要: 敦煌社会经济文默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包括社邑、契约、籍帐、地志及各类公私文书。其中有不少词语,为现有大型语文辞书漏收或义项不完善等。本文选取了几个词语试以考释,希为汉语词彙史...
  • 作者: 許巧雲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62-370
    摘要: 古代汉语语词训释应当与方言词彙研究结合起来。曾经盛行于北方的口语化程度较强的元曲,不少词语仍留在北方方言中。文章训释了元曲中的部分仍然存在于晋语并州片寿阳话中的词语,以就正于方家。
  • 作者: 黄錦君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71-383
    摘要: 本文通过《无文印》中词语如'落南、江湖、散席、脊梁'等的剖析,透过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两宋时期词义发展的诸多因素。
  • 作者: 金穎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96-403
    摘要: 汉魏六朝时期,'著'是最常见的通用穿戴动词,同时'戴'和'穿'也在口语中使用。唐代以后,'著'的'穿戴'义逐渐被'戴'和'穿'取代,二者在搭配对象上形成互补,分工更为明确,顺应了语言表达明晰...
  • 作者: 鄧躍敏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16-421
    摘要: '青昏'是理解郭店简《大一生水》的关键。对'青昏'的争论带动了古代哲学思想研究,但它既不读'请问',也不中某些事物的名,而应该读作'冥昏'。'青昏'、'冥昏'在语义、语音方面的联系以及许多古...
  • 作者: 楊觀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22-429
    摘要: 《〈荘子·秋水〉'望洋'新诂》一文对'望洋'作了新的解释,并据此对'河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进行了新的标点和解读。本文认为'望洋'的联绵词说不可废,旧训'仰视貌'仍可从,新句读、新解读...
  • 作者: 王衍軍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30-435
    摘要: 《醒世姻缘传》是17世纪用山东方言俗语写成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书中不少方言土语不易理解。本文利用现今活的方言材料对该书五条方言词详加考释,纠正和弥补了对这些词语解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 作者: 李娟紅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50-456
    摘要: 词的理据,又称为词的内部形式,指的是以某一语音形式表达某一意义的理由或根据。有时候,弄清楚了词的理据也就弄清楚了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宋代笔记小说中就可以看到大量通过探求词语的理据来解释词语的例...
  • 作者: 張民權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72-501
    摘要: 本文从历史文献出发,研究了《礼部韵略》性质及其与《集韵》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宋初景德年间陈彭年修撰的《韵略》与景佑年间丁度刊修的《韵略》都走同一部韵书,丁度等人只是在旧韵基础上作了修订...
  • 作者: 劉新春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02-511
    摘要: 郭璞在其注中涉及有语音的'轻重'现象,人们对'轻重'的含义看法不一,且多把郭璞训诂中的'轻重'和音韵学中的'轻重'混同,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番梳理。
  • 作者: 李玉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12-531
    摘要: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别的意义,尚可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
  • 作者: 羅慶雲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48-555
    摘要: 记录双音词的字增累或改变偏旁,属于汉字发展史上的繁化和讹变现象.但它又不单是文字现象,它还影响人们对该双音词的认知:影响人们对该词构词理据的认识,影响人们对该词结构的分析,影响人们对该词成词...
  • 作者: 劉春卉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78-592
    摘要: 河南确山方言中有两个处置标记:'掌'和'叫',前者兼作工具格介词,后者兼作被动标记。'掌'在名词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发展出的处置标记'拿、持'义是它语法代为工具格介词与处置标记的必要前提。'叫...
  • 30. 稿约
    作者: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93-593
    摘要: 《汉语史研究集刊》由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主要刊登从历时的或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古代汉语的论文和学术评论,适量刊登国外已发表的具有借鉴价值的论文。本刊奉行学术自由原则,鼓励学术争鸣...

汉语史研究集刊基本信息

刊名 汉语史研究集刊 主编 俞理明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64 电子邮箱 hanyus98@163.com
电话 028-854113 网址
地址 四川大学中文系

汉语史研究集刊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汉语史研究集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