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乙烯醇/Fe2O3磁性纳米颗粒为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酶固定化.采用透射电镜、 红外光谱仪、 振动样品磁强度计对固定化酶复合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固定化酶复合体为大小约1 μm的微凝胶团,内含10 nm左右的Fe2O3纳米颗粒.研究影响固定化因素后发现,当pH为6,固定化时间为11 h,纤维素酶/PVA质量比为4,PVA/Fe质量比为50时,固定化纤维素酶效果最好.通过该方法固定后酶活回收率达42%,酶水解效率显著提高,经过5次反应后的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保留50%以上.因此,基于聚乙烯醇/Fe2O3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有利于酶的循环使用并显著提高酶的使用效率,是一种有效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Fe3O4纳米颗粒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Fe3O4纳米颗粒
纤维素酶
固定化
酶学特性
γ-Fe2 O3纳米纤维的丙酮敏感特性
静电纺丝法
γ-Fe2 O3
纳米纤维
丙酮
气体传感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膜热学性能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素晶体
复合膜
热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2 O3
RDX/Fe2 O3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热分解
机械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聚乙烯醇/Fe2 O3 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化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固定化 聚乙烯醇 Fe2O3纳米颗粒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4-15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595
字数 4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选明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88 747 16.0 23.0
2 童春义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19 74 4.0 8.0
3 李杜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4 28 2.0 4.0
4 廖红东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10 27 3.0 5.0
5 袁丽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2 21 2.0 2.0
6 朱咏华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14 149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素酶
固定化
聚乙烯醇
Fe2O3纳米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