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硫代二甘酸和取代苯甲腈为原料,经酯化、环化、酸化等反应合成了2,5-双[3-苯基-1,2,4-(口恶)二唑-5-基]-3,4-二丁氧基噻吩衍生物,通过1HNMR、FT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该系列化合物紫外吸收出现在240~250 nm和320~350 nm两个波段;荧光发射峰位于395~401.5 nm,且随苯环上取代基供电子性的增强而规律性红移;循环伏安测定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中ⅧA、ⅧB、ⅧC和ⅧF具有高于常用电子传输材料2-(4-联苯基)-5-对叔丁基苯基-1,3,4-(口恶)二唑(PBD)的电子亲和势,因而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对设计小分子类电致发光材料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1,2,4-(口恶)二唑-苯氧烷基取代的异(口恶)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
1,2,4-(口恶)二唑-苯氧烷基取代的异(口恶)唑
合成
抗病毒活性
1,3,4-(口恶)二唑并1,2,4-三唑类双杂环的合成
合成
1,3,4-(口恶)二唑-2-硫酮
1,2,4-三唑-3-硫酮
Sonogashira偶联
双杂环
一类新型环金属配体——(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能
环金属配体
(口恶)二唑衍生物
化学结构
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噻吩环1,2,4-(口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来源期刊 精细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1,2,4-(口恶)二唑 噻吩 紫外-可见 荧光 电化学 功能材料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8-11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25|O626
字数 50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214.2008.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海波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25 71 5.0 7.0
2 李海林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2 6 1.0 2.0
3 康思顺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2 6 1.0 2.0
4 曾海粟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2,4-(口恶)二唑
噻吩
紫外-可见
荧光
电化学
功能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精细化工
月刊
1003-5214
21-1203/TQ
大16开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8-5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26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