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飞行器目标双、多站电磁散射特性和隐身、反隐身原理,通过固定双站角、旋转目标的方法对不同双站角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测试分析,避免了多次定标,效率较高.通过比较不同双站角下的飞行器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发现了其双站电磁散射的对称性、相似性和弱耦合性3大主要特性,并得出如下结论:单站隐身技术通过改变电磁散射能量的空间分布,将强散射波峰控制在重点探测方向之外实现隐身,而双站雷达主要通过截获重点探测方位(相对单站)之外的强散射波峰实现反隐身要求.因此判定目标的双站隐身特性需结合主要威胁双站角和整机所有强散射波峰进行.
推荐文章
再入飞行器目标特性建模研究
再入飞行器
光辐射
电磁散射
建模
空间飞行器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空间飞行器
雷达散射截面面积
角闪烁
近场
高超声速飞行器绕流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HTV-2
电磁散射
等离子鞘套
雷达散射截面
时域有限差分
空天飞行器跳跃巡航目标特性仿真分析
空天飞行器
目标特性
运动建模
气动热约束
跳跃巡航
仿真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飞行器目标的双站散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飞行器 隐身 电磁散射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V218
字数 1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400.2008.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80 1134 18.0 26.0
2 姬金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49 249 8.0 13.0
3 黄沛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45 251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行器
隐身
电磁散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2400
61-1076/TN
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349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8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