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草茎点霉毒素对鸭跖草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研究草茎点霉毒素对鸭跖草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草茎点霉毒素使鸭跖草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20μg·mL-1的毒素处理叶片4h,处理叶片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是对照的3.65倍,Na+和K+的渗漏量分别高于对照57.80%和341.48%;毒素使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增加,毒素浓度为151μg·mL-1时,MDA含量最高,为313.60 nmol·g-1,比对照增加71.24%:毒素处理的鸭跖草叶片组织CAT活性3h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58.51%,POD和APX的活性12h分别低于对照43.52%和39.74%.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茎点霉毒素对鸭跖草致病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草茎点霉 毒素 致病机理 鸭跖草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2
字数 38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8.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祖敏 5 134 4.0 5.0
2 纪明山 8 144 5.0 8.0
3 王英姿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茎点霉
毒素
致病机理
鸭跖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相关基金
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