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微球以可溶性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溶液为水相(二者的质量比为1:2),油相用量为110 mL,水相用量为15 mL,乳化剂Span60用量为3.3 g,Tween60用量为6.6 g,助乳化剂用量为18 mL,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07 g,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微球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球大小分布均匀,所得纳米微球产率为41%,平均粒径为329.3 nm.
推荐文章
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温敏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微球
温度感应
沉淀聚合
N-异丙基丙烯酰胺
β-环糊精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糊精纳米微球
反相微乳液
糊精
纳米微球
三偏磷酸钠
某些粮食作物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分析
淀粉
分光光度法
粮食
捞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溶性淀粉/β-环糊精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可溶性淀粉 β-环糊精 复合纳米微球 吸附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与食品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35.2|TQ423
字数 2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04.2008.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庆元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31 148 7.0 10.0
2 张素敏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5 5 2.0 2.0
3 李倩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 4 2.0 2.0
4 李昊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4 4 2.0 2.0
5 张培华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4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溶性淀粉
β-环糊精
复合纳米微球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