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PC)缓解海马r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海马CA1区rCB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VEGF的表达.结果 树鼩脑缺血时海马rCBF逐渐降低,以24 h的改变最显著,脑缺血后海马CA1区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12 h表达最强(P<0.01);缺血PC可显著影响缺血所致的改变:rCBF逐渐增加,72 h最显著(P<0.01),与此同时VEGF的表达除8 h外均比血栓性缺血组增强(P<0.01),12 h组最明显;电镜显示缺血24 h血栓性缺血组的海马线粒体应激及内质网池形成最明显,给予PC后得以缓解.结论 缺血12 h内PC通过明显增强VEGF的表达可能与其改善rCBF有关,从而延长治疗的时间窗.
推荐文章
亚低温后适应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机制
光化学
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温后处理
后适应对树鼩不同脑缺血模型同一"时间窗"海马神经元保护的比较
光化学
脑缺血
后处理
海马
超微结构
局部脑血流
树鼩
氟代柠檬酸抑制缺血后适应对树鼩脑缺血后海马HIF-1α/iNOS信号通路调控的脑损伤机制
脑缺血
氟代柠檬酸盐
HIF-1α/iNOS信号通路
缺血后适应
树鼩
缺血后适应促进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紧密连接occludin/Z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脑水肿的机制
光化学反应
脑缺血
脑水肿
后适应
紧密连接蛋白
磁共振成像
树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树鼩脑缺血后适应升高海马区rCBF及VEGF的变化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光化学 脑血栓 缺血后适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局部脑血流 树鼩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6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2|R322.81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325.2008.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清 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77 455 11.0 17.0
2 罗海芸 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15 6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化学
脑血栓
缺血后适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局部脑血流
树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