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氰离子凝固术(APE)联合治疗LST的疗效.方法 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对42例(45个病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隐窝开口形态观察,并进行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EPMR)及APC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随访.结果 2450例结直肠瘤中发现LST42例(45个病变),占1.7%;该42例中9例有家族性大肠肿瘤史,占21.4%.45个LST病变中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刑、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分别为26.7%,28.9%,40.0%和4.4%;其中管状腺瘤20个,绒毛管状腺瘤23个,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2个.中度以上异型增生64.4%(29个),局部癌变11.1%(3个癌,2个Sm癌).病理诊断的23个绒毛管状腺瘤中Ⅳ型隐窝开口20个,Ⅳ型隐窝开口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9%(20/23).3个病变行外科手术治疗,42个病变在内镜下治疗,经3个月至6年随访,除1例sm2癌外科手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外,其余病变均治疗成功.结论 观察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改变和"非提起征"改变,有助于在内镜下正角估计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和黏膜下浸润深度,从而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EMR或EPMR联合APC治疗LAST安全、有效,长期随访观察疗效可靠.
推荐文章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结肠镜下诊治研究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结肠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治疗
组织病理
综述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
大肠侧向发育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诊治分析
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病理学,临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来源期刊 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 学科
关键词 大肠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术 氨离子凝固术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肠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术
氨离子凝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
季刊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路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