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出Bi1-xNdxFeO3(BNFO-x,x=0.00~0.20)多铁陶瓷样品,研究了掺杂对BiFeO3微观结构和铁电、磁电及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谱显示样品BiFeO3的相均已形成,且在掺杂量x=0.10附近出现结构相变.掺杂后样品的剩余磁化(2Mr)和剩余极化(2Pr)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铁电性能改善最为明显.当掺杂量x=0.10时,样品的耐压性能最好,可观察到完全饱和的电滞回线,且剩余极化达到最大值, 2Pr=0.494 C·m-2,比未掺杂时提高了117.6%. 随着Nd的掺杂,样品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在尼尔温度之前179℃附近多出一个介电峰,但是在BiFeO3样品中并未发现该介电峰.
推荐文章
LiF掺杂对BiFeO3-BaTiO3陶瓷结构、 铁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
BiFeO3-BaTiO3
无铅
LiF掺杂
压电性能
铁电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粉体及其表征
BiFeO3
溶胶-凝胶
多铁材料
煅烧温度
保温时间
Y和Cr共掺杂BiFeO3陶瓷的多铁性能研究
BiFeO3陶瓷
掺杂
铁电性
铁磁性
BiFeO3粉体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共沉淀-水热法
BiFeO3
磁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d掺杂BiFeO3多铁陶瓷的磁电性能
来源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铁陶瓷 掺杂 剩余极化 剩余磁化 介电常数 尼尔温度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2.54|TM271
字数 3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翔宇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2 117 7.0 9.0
2 陈小兵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6 224 8.0 11.0
3 王伟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6 283 10.0 15.0
4 朱珺钏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铁陶瓷
掺杂
剩余极化
剩余磁化
介电常数
尼尔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7-824X
32-1472/N
大16开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28-4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