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机械工程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机床加工系统的加工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维持颤振需要足够的能量补充以及加工系统质量分布特点的角度,得出了颤振最有可能发生在工件或刀具系统上的推论.在此前提下,将现在常用的再生颤振模型拓展为拥有两个弹性环节的模型.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当这两个弹性环节的动柔度相差较大时,具有较大动柔度的环节为颤振的主动体,颤振将发生在该环节的固有频率附近,该环节即为系统薄弱环节;当两个弹性环节的动柔度相差较小时,颤振主动体则取决于具体的加工条件.试验测试的结果较为直观地反映了颤振主动体在切深连续增加情况下的转换过程和结果.
推荐文章
数控凸轮轴磨床颤振稳定性研究
凸轮轴
磨床
颤振
稳定性
挑臂长度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挑臂
钢桁梁
数值模拟
颤振稳定性
展向伸展速度对可变机翼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可伸展机翼
展向伸展速度
颤振速度
稳定性
脂肪族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机理及热稳定性
酯交换缩聚法
聚醚型聚氨酯
热降解机理
热稳定性
热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弹性体再生颤振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颤振 极限切深 再生颤振 动柔度 颤振主动体
年,卷(期) 2008,(21)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5-25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132X.2008.2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根保 288 3161 27.0 39.0
2 黄强 20 247 8.0 15.0
6 张新玉 16 162 7.0 12.0
7 曹东风 3 5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颤振
极限切深
再生颤振
动柔度
颤振主动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湖北工业大学
1990-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623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