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的.写文章同样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面目可憎.文章不应当是"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须懂得: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此,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学写文章的人,要在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功夫,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越丰富. 要深入生活、体会生活,才会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才会有所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可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与感受却大相径庭.有的人目光敏锐,善于观察,不仅像摄像机一样能把客观的物像摄入自己的眼帘,印入自己的脑海,而且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新鲜东西,生动的,带着生活露水的;而有的人身在其中,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