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特征.方法:调查于2006-10/12进行.选取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南、东南各地区21个省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治疗师为调查对象,要求年龄在20~69岁,进行个体心理治疗并且有至少2年实践经验.采用自编治疗师自我表露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E-mail发送问卷,问卷由15道题目组成,其中人口统计学相关题目6道,治疗师自我表露特征的题目共9道,调查心理治疗师自我表露的倾向、内容、方式、原因、影响因素,及其与性别、理论取向间的关系.结果:实际发放问卷390份,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为49%,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问卷率为47%.①大部分心理治疗师在治疗中主动运用了自我表露技术,且性别差异显著,男性比女性治疗师主动.②治疗师表露最多的是对来访者的情感体验,表露最少的是个人的优势或弱点.③大多数治疗师以探索的方式应对自我表露情境.④来访者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阶段、治疗联盟的品质足影响咨询师自我表露的主要因素.⑤治疗师自我表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来访者转变观念和选择的意识.⑥与刚开始从业相比较,大部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减少了.结论:无论是在主动,还是在被动自我表露情况下,中国治疗师均显示出了较高的表露倾向,治疗师对不同表露内容的使用频率不同,作为一项治疗技术,治疗师的自我表露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推荐文章
新视角--病人可以成为心理治疗师吗?
病人
心理治疗师
专业培训
心理治疗师挑战来访者的技术
来访
咨询
心理治疗过程
心理学技术
教师自我表露课堂情境探索——以“爱情心理学”的有效教学为例
自我表露
教师自我表露
爱情心理学
课堂情境
有效教学
心理治疗整合的取向及新趋势
心理治疗整合
取向
新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21个省市心理治疗师的自我表露调查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治疗师 自我表露 调查 来访者
年,卷(期) 2008,(2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8-47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95
字数 6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24.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露凝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6 19 3.0 4.0
2 李林英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治疗师
自我表露
调查
来访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