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取超低碳的高纯钢和12CrMo、20CrMo、35CrMo、9cr2Mo和GCr15等工业用钢,淬火时发生中温转变,然后应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贝氏体组织形貌的变化.发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的转变,由块状相变到低、中碳无碳化物贝氏体转变,演化到高碳羽毛状上贝氏体和竹叶状下贝氏体.表明舍碳量对贝氏体形貌产生显著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制,认为:(1)块状转变与贝氏体相变有亲缘关系.贝氏体相变时由成分涨落形成贫碳区,并且在贫碳区中形核(BF),它与块状转变的γ-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属于非协同型的无扩散相变.依靠原子的热激活跃迁进行界面移动的过程,新相可连续长大.(2)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在贝氏体铁素体片条之间留下富碳的奥氏体薄膜,铁素体片条之间不能融合时,则得到无碳贝氏体;如果BF片条之间的富碳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则形成羽毛状上贝氏体;如果在BF/γ/相界面上析出碳化物,将贝氏体片分割成许多细小的亚单元,则得到竹叶状下贝氏体.
推荐文章
N含量对Cr-Mo-V系超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和析出行为的影响
超低碳贝氏体钢
沉淀强化
力学性能
纳米级析出相
中碳铬钼钢调质工艺的研究
中碳铬钼钢
调质
冷却方法
钢中贝氏体组织形态和亚结构(一)
无碳贝氏体
有碳贝氏体
亚单元
亚片条
渗碳体
位错
贝氏体组织结构辨识方法(一)
贝氏体
亚结构
亚单元
位错
孪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含量对铬钼钢贝氏体组织形貌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贝氏体 碳化物 亚单元 块状转变 热激活跃迁 整合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42.1
字数 4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690.2008.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慧平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257 1377 19.0 25.0
2 刘宗昌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82 1192 20.0 25.0
3 李文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54 368 11.0 15.0
4 王海燕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92 601 15.0 20.0
5 计云萍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14 488 13.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贝氏体
碳化物
亚单元
块状转变
热激活跃迁
整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处理
双月刊
1008-1690
31-1768/TG
16开
上海市中兴路96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