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nano-BTO)存在下对聚氨酯(PU)合成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中添加了nano-BTO粒子后,由于nano-BTO的高度反应活性及其表面的Sn原子具有催化反应特性,降低了氨酯化反应的活化能,使异氰酸酯基(-NCO)与羟基(-OH)反应的活化能由18.71 kJ·mol-1·K-1降低到16.29 kJ·mol-1·K-1,加快-NCO与-OH的反应速率.
推荐文章
纳米铋掺杂二氧化锡/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纳米铋掺杂二氧化锡
水性聚氨酯
共混法
zeta电位
苯乙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动力学
苯乙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聚合
动力学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
氯乙烯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
聚合动力学
伴有水解缩合反应的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Ⅰ)模型
动力学模型
自由基种子乳液聚合
水解缩合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铋掺杂氧化锡/聚氨酯的原位聚合动力学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纳米铋掺杂氧化锡 原位聚合法 聚氨酯 催化作用 反应动力学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6-23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8.09.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49 4631 33.0 48.0
2 刘蕤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4 19 2.0 4.0
3 何秋星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19 9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铋掺杂氧化锡
原位聚合法
聚氨酯
催化作用
反应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