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正交设计L25(54)安排实验,以L-乳酸铝产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优化微波辐射加热合成L-乳酸铝制备工艺.极差分析结论得到以L-乳酸、铝粉为原料,在自制催化剂存在下,合成L-乳酸铝正交实验法优选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12 h,微波功率350 W, wL-乳酸=0.05,nL-乳酸:n铝=2.935.方差分析确定了时间A、微波功率B、乳酸浓度C、乳酸/铝摩尔数比D4个因素对产率影响显著性的相对大小顺序是A>c>D>B,时间是显著影响因素.在优选的条件下合成了L-乳酸铝,产率达77.0%,对合成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纯度、熔点、旋光度、溶解度测试.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反应产率是传统加热方法的5倍.
推荐文章
星形聚(D,L-乳酸)的合成
星形聚(D
L-乳酸)
季戊四醇
熔融聚合法
合成
微波辐射法合成L-聚乳酸
引发剂
季戊四醇
星形L-聚乳酸
微波辐射
合成
L-乳酸亚铁制备研究
L-乳酸
米根霉
发酵
L-乳酸亚铁
营养强化剂
连续微波辐射法合成聚D,L-乳酸
连续微波辐射
开环聚合
D
L-丙交酯
聚D
L-乳酸
聚乳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辐射合成L-乳酸铝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乳酸铝 微波辐射 正交实验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261
字数 2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苟劲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5 164 7.0 12.0
2 徐红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5 83 5.0 8.0
3 陈新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 31 3.0 4.0
4 陈春梅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5 15 2.0 3.0
5 高洁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8 2 1.0 1.0
6 杨淑琼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3 9 1.0 3.0
7 何晓丽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乳酸铝
微波辐射
正交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693
50-1165/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34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4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