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在含有环维黄杨星D的血浆中加入内标盐酸多奈哌齐,碱化后液-液萃取,采用LC-MS联用技术,以环维黄杨星D的准分子离子([M+H]+,m/z403)和内标多奈哌齐的准分子离子([M+H]+,m/z 380)进行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SB C18(2.1 mm×50mm,3.5 μm),甲醇:醋酸盐缓冲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质谱检测参数:大气压化学源(AP-CI)接口,气化室温度:350℃,鞘气流速:65 arb,辅助气流速:20 arb,放电电流:5.00μA,毛细管温度:200℃.结果 环维黄杨星D在1~500 ng·mL-1的范围内呈线性,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1.结论 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可用于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测定.
推荐文章
小叶黄杨中环维黄杨星D含量测定的两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小叶黄杨
环维黄杨星D
环维黄杨星D对PC12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环维黄杨星D
PC12细胞
兴奋性氨基酸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药理学
环维黄杨星D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垂体后叶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测定方法学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LC-MS 血药浓度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药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4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27.2008.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军 161 1687 21.0 32.0
2 冯英 4 62 3.0 4.0
3 潘桂湘 64 662 15.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维黄杨星D
LC-MS
血药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