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玉米大斑病菌为材料,根据同源序列法分别进行了3'端和5'端的RACE扩增,获得了玉米大斑病菌钙调素基因cDNA全长.利用genomic walking技术获得了CaM基因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含有多个与转录调控有关的保守序列(如TATA-box、Spl、AP-2和TFTID).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CaM基因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用CaM特异性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发现其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同一浓度下,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推测CaM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玉米大斑病菌漆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
漆酶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Ste12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渗透胁迫的调控作用
玉米大斑病菌
Ste12基因
渗透胁迫
调控作用
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结构与表达模式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
StSLT2基因
基因结构特征
表达模式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大斑病菌CaM基因的克隆及三氟拉嗪的抑菌作用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钙调素 基因克隆 三氟拉嗪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8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5.131
字数 4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12-0914.2008.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实验室 210 2521 27.0 39.0
2 司贺龙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实验室 45 106 6.0 7.0
3 郝志敏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实验室 26 118 6.0 10.0
4 李志勇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实验室 8 4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大斑病菌
钙调素
基因克隆
三氟拉嗪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61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