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茶属植物及茶多酚类和嘌呤碱类成分对抗原刺激RBL-2H3细胞脱颗粒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测定β-hexosaminidase的释放以评价脱颗粒反应的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4的释放,评价茶中主要成分的抗过敏活性.结果:茶属植物均有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其中花类表现出较叶类更强的抗过敏活性;EGCG对抗原刺激的RBL-2H3细胞即刻相(IC50:234μmol·L-1)和延缓相反应(IL4,IC50:158μmol·L-1),及钙离子载体 A23187诱导的脱颗粒反应均有抑制作用(IC50:126μmol·L-1).结论:茶属植物和.EGCG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推荐文章
基于RBL-2H3细胞模型的Ⅰ型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研究
RBL-2H3细胞模型
超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
药物筛选
分子机制
RBL-2H3细胞不适合用于类过敏模型的建立
RBL-2H3
类过敏反应
脱颗粒
Compound 48/80
β-己糖胺酶
MrgprX2
白鲜皮提取物抗过敏反应研究
白鲜皮提取物
过敏反应
皮炎
肥大细胞
毛细血管通透性
RBL-2H3细胞诊断过敏性休克的可行性初探
RBL-2H3 过敏性休克 脱颗粒 Annexin V 组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属植物及茶多酚类成分对抗原诱导RBL-2H3细胞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茶属植物 EGCG RBL-2H3细胞 脱颗粒 肿瘤因子α 白细胞介素4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890.200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丹 34 375 13.0 19.0
2 王启隆 4 3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属植物
EGCG
RBL-2H3细胞
脱颗粒
肿瘤因子α
白细胞介素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