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 .方法 将受试镰刀菌接种于PDA培养基,观察其菌落及镜下形态,在此基础上PCR扩增受试镰刀菌的rDNA ITS并测其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及分析.选择限制性内切酶Dra Ⅱ和Cfr13 Ⅰ进行RFLP.设计了茄病镰刀菌的种特异性引物Sol<,1>、Sol<,2>,初步验证其特异性.结果 形态学鉴定结果 显示,茄病镰刀菌所占比例最高,除2株串珠镰刀菌外,其余镰刀菌ITS序列分析的结果 与形态学鉴定结果 一致.茄病、层生和串珠镰刀菌的Dra Ⅱ、Cfr13Ⅰ酶切带形互不相同.用Sol<,1>、Sol<,2>扩增受试菌的rD-NA ITS,只有茄病镰刀菌为阳性.结论 rDNA ITS序列测定及其PCR-RFLP可用于初步鉴别几种临床常见镰刀菌,合适的种特异性引物可以初步快速鉴定茄病镰刀菌.
推荐文章
茄病镰刀菌产生的环孢菌素H的研究——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别
茄病镰刀菌
环孢菌素H
分离纯化
结构鉴别
玉米抗禾谷镰刀菌的转录组分析
玉米
茎腐病
转录组
抗性
JA/ET
苯丙烷
兼具苯酚降解和禾谷镰刀菌生防功能菌的活性验证
苯酚降解菌
生物防治
土传镰刀菌病害
分离
鉴定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香蕉
镰刀菌枯萎病
发生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床常见镰刀菌的鉴别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镰刀菌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测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种特异性引物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79,2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9.9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08.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若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93 2041 19.0 33.0
2 王端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42 416 11.0 19.0
3 卜定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108 881 15.0 24.0
4 万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44 366 11.0 16.0
5 孙旭光 首都医科大学同仁眼科中心 52 166 7.0 12.0
6 李然 首都医科大学同仁眼科中心 55 247 8.0 12.0
7 窦红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镰刀菌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测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种特异性引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