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_;CRP在术后5 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推荐文章
T细胞缺陷裸小鼠部分肝切除肝再生异常
T淋巴细胞
肝切除术
肝再生
基因表达
增殖细胞核抗原
裸小鼠
肝损伤
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肝星状细胞
活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来源期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再生 小鼠 血清学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3.4
字数 19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38.2008.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建新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 153 1535 21.0 32.0
2 陈瑜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148 1073 15.0 26.0
3 俞炯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 2 13 2.0 2.0
4 姚一帆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 1 8 1.0 1.0
5 曹红翠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再生
小鼠
血清学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