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了显胎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ihiza)、秋茄(Kandelia obovata)、隐胎生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非胎生红树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 grantum)的繁殖器官发育过程中铁(Fe)、钼(Mo)、锌(Zn)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蕾期,除白骨壤外,其他种类Fe元素含量相近,在0.035 2~0.045 4 μg/mg之间.隐胎生红树植物白骨壤、桐花树中Fe元素含量在种子期最高,分别为0.090 2和0.073 3 μg/mg,萌发后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胚轴成熟期达到最低.在种子期,Mo元素含量在胎生红树植物中差异不大,在0.288 2~0.302 0 ng/mg之间,平均为0.294 5 ng/mg,明显高于非胎生红树植物木果楝0.105 6 ng/mg.种子萌发后,胎生红树植物中Mo元素含量下降.在同一时期,胎生红树植物种子的Mo元素含量明显大于木果楝.在木果楝的繁殖器官发育过程中,Zn元素含量逐渐下降,且比同期的胎生红树植物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树植物繁殖器官发育过程中铁钼锌元素的含量变化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红树植物 胎生 繁殖器官 元素含量
年,卷(期) 2008,(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5.5
字数 2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8.z2.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盛昌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6 858 17.0 28.0
2 王洁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121 4.0 9.0
3 李旷达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树植物
胎生
繁殖器官
元素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