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他们的诗歌在抒情主体方面有重大的区别:“归来者”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是某种集体的代言人,个体的存在被消融到一个好像真正存在过的“我们”当中;而“朦胧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突显自我,张扬个性,强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自己的眼睛理解生活、评价生活,在诗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推荐文章
论朦胧诗的“朦胧性”及其语言策略
朦胧诗
朦胧性
语言
语象
从"黑夜"中觉醒——试析"朦胧诗派"的"个体意识"
黑眼睛
朦胧诗
个体意识
孤独感
基于朦胧诗论争的分析与反思
朦胧诗
诗歌作品
学术论争
"编者按"的姿态与朦胧诗论争
编者按
朦胧诗
论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归来者”诗与“朦胧诗”抒情主体的差异
来源期刊 淄博师专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归来者”诗 朦胧诗 抒情主体 差异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丛鑫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28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归来者”诗
朦胧诗
抒情主体
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淄博师专论丛
季刊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