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乳晕下联合注射核素和美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早期乳腺癌患者195例,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将示踪剂注射在肿瘤周围(肿瘤周围组);另一组将示踪剂注射在乳晕下(乳晕下组).对所有患者均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将所有的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均进行常规切片和HE染色检查,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前哨淋巴结行多层切片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全组195例,肿瘤周围组98例,乳晕下组97例.肿瘤周围组与乳晕下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分别为92.9%和97.9%(P=0.17).经常规病理检查或多层切片加免疫组化检查后,肿瘤周围组有25例SLN阳性,乳晕下组29例SLN阳性.经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肿瘤周围组有2例SLN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7.4%(2/27),乳晕下组有3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9.4%(3/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周围组和乳晕下组对腋窝淋巴结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97.8%和96.8%,灵敏度分别为92.6%和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晕下注射两种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肿瘤周围注射相比具有同样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同时能避免肿瘤周围注射存在的缺点,是较佳的注射途径.
推荐文章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80例分析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研究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可疑淋巴结
假阴性率
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晕下注射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
来源期刊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乳晕 前哨淋巴结活检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4-5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2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07.2008.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乳晕
前哨淋巴结活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1674-0807
11-9146/R
16开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78-168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