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关女性诗歌的话题曾经是诗坛的一个热点。时过境迁之后.人们也许会逐渐关注那些被这个话题所遮蔽的一些女性诗人。某个话题被过度阐释之后,必然会显现出它的片面与不足。女性可以是诗人的性别标识,但是作为诗人,其诗歌艺术的内涵应当是远远大于性别标识的。我在读叶玉琳的诗集《那些美好的事物》时,脑际里虽然不时浮现出她作为女性诗人的一些性别特点,但是更多地却是感受到她作为一个诗人的那种艺术品质。在《故乡》这首诗的结尾处,她的这些诗行令我怦然心动:
推荐文章
倾听,拉开说、读、写的序幕
倾听
能力
培养学生
儿童的诗性智慧与幼儿教师的诗性素养
儿童
诗性智慧
儿童诗
诗性素养
爱朴素的事物
事物
阳光
商品房
广告
商人
房子
阳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性所在:倾听与挽留——读叶玉琳诗集《那些美好的事物》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集 事物 美好 女性诗人 诗性 性别特点 女性诗歌 过度阐释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集
事物
美好
女性诗人
诗性
性别特点
女性诗歌
过度阐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