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易经>、<内经>入手,深入探讨了现代名医祝味菊的"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学术思想之渊源,并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形成其原因有10个方面,认为"阴盛阳衰"是当今多数疾病所呈现的重要病变机理和发展趋势,在治疗上应当以扶阳为主.故祝氏这一理论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今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证治探讨
阴阳失调
阳虚证
补阳法
辨病辨证施治
中药袋煮散
阳有余阴不足论与阳不足阴无余论探微
"阳有余阴不足”"阳不足阴无余”丹溪学说
阴阳论
朱丹溪“阳常有余”与“清阳”的探讨
相火
清阳
阳常有余
相火妄动
《格致余论》
朱丹溪
浅析"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
阳常有余
阳非有余
论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阴阳 不足 有余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749.2008.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天泰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8)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阳
不足
有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