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lde Ⅳ(1)、astragaloside Ⅴ(2)、astragaloside Ⅵ(3)、cyclocantho-side E(4)、没食子酸(5)、astragaloside Ⅶ(6)、dehydrodicomferyl alcohol 4,γ'-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 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蚤休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蚤休
脂溶性成分
GC-MS
棕榈酸
硬脂酸
竹笋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竹笋
营养齐全
化学成分
高值化利用
香青兰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香青兰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4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2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108.2008.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月湖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158 2442 28.0 41.0
2 杨芮平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14 2.0 3.0
3 郝东方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47 2.0 4.0
4 苏兰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 14 2.0 3.0
5 刘英学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 14 2.0 3.0
6 刘中刚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膜荚黄芪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双月刊
1005-0108
21-1313/R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8-101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6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