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阴沟肠肝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防耐药突变能力,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阴沟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和MIC90.采用涂布法将总量为1.2×1010CFU的细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琼脂平皿上,48 h后无菌落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计算MPC50和MPC90值,并比较MPC90/MIC90.结果 加替沙星(GTF)、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的MPC90和MPC90/MIC90分别为6,4,24 μg/ml和8,10.5,6.结论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大血药浓度几乎都位于MIC和MPC之间,提示单药治疗易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富集生长,应联合用药以限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推荐文章
大肠杆菌体内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荧光测定
主动泵出
鸡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重耐药性
鸡源大肠杆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性
GyrA基因
牦牛源巴氏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牦牛
巴氏杆菌
氟喹诺酮类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喹诺酮类药物对猪沙门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的研究
奎诺酮
猪沙门菌
防耐药变异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阴沟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防耐药变异浓度的测定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防耐药突变浓度 阴沟肠杆菌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2|R446.5
字数 2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08.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茆海丰 21 186 8.0 13.0
2 张鹏飞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喹诺酮
防耐药突变浓度
阴沟肠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