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人的意识经验中,有一个"为我"的方面,即感受性的成分,这是认知意义的最初起源.为了探究认知意义的起源,我们必须扩展心智表征计算观念.脑一身体的神经系统不仅可以完成信息处理,在系统整体层面上,它还涌现出"为我"的感受性.因为感受性,智能体的认知行为获得了定向和意义;智能体的情感、情绪、意动不再是认知的无关因素,相反,在认知的意义中它们是根本的.基于这个扩展的表征观,可知言语思维不是一个单一流程,而是思维的生成和表达的统一.在言语思维过程中,存在三个矛盾,正是这三个矛盾构成了人类言语思维发展的动力.
推荐文章
心理感受性研究综述
心理感受性
研究领域
测量
不同催眠感受性个体脑电图半球优势的差异
学生
催眠术
脑电描记术
半球优势
大脑
高超声速边界层感受性研究综述
高超声速边界层
感受性
综述
理论研究
声波
粗糙元
壁面温度
心理感受性研究综述
心理感受性
研究领域
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表征 感受性 言语思维 情感-意动 思维水平 思维生成 思维表达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浙大东方论坛:语言、认知与心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3
页数 8页 分类号 H1
字数 7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8.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小潞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39 217 8.0 14.0
2 唐孝威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63 579 14.0 22.0
3 李恒威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75 756 11.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24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3(5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4(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5(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6(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征
感受性
言语思维
情感-意动
思维水平
思维生成
思维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8-942X
33-1237/C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32-3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1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